“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中国原创绘本唤醒对大自然的礼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
11月30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最美二十四节气绘本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g0161ub572k
△ 专访中国原创绘本大师熊亮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原创绘本大师熊亮的作品。十多年来,他一直用充满禅意的水墨画风创作着诸多富有民族韵味、传统文化色彩的绘本。他喜欢研究整理中国民间戏剧、宝卷、变文,游走于地狱鬼神、因果间的智慧与投射之间,从古老的地下文化中寻找新的美学元素。
最近,时差机构在全球寻访十个国家的国宝级童话,并邀请这个国家的艺术家重新创作演绎绘本。熊亮受邀,重新绘制了《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的代表,这是一份非常适合给孩子们的礼物,也是熊亮最温柔也最美好的作品。
二十四节气是抽象的,所以熊亮将大地想象成了一个人,去感知泥土的温度,所有寒来暑往、日晒雨淋都成了最切肤的体会。
立春。春天来临,泥土小人还在沉睡,冰雪在她周围开始融化。这一幕来源于熊亮在高原所见,冰层像穹顶一样拱起,底下水在流动,而消融的冰雪也发出嘶嘶的轻响。
春分。春季雨水落下,植物也都蠢蠢欲动,泥土小人也欢快地在雨水中奔跑。
谷雨。夏天到来前,放一颗种子在嘴巴里,等待它生长。
芒种。泥土小人的身体变得越加丰富,处处是农田、河流与庄稼。
大暑。炎热的夏天就跳到河里躲一躲,想象自己的身体如泥土般渐渐融化。
白露。等到了白露那天,太阳刚出来这一瞬间,所有的植物、湖面、石头上面都冒出白的烟气,这也是熊亮曾感受到的场景。
霜降。如果我们早上4点多出门,用灯光照亮,在黑暗中会发现霜慢慢凝结,落下来,地面也渐渐变成白色。
冬至。到了隆冬,泥土小人以大地为床,白雪为被,再度沉睡,周而复始。
除了《二十四节气》,熊亮主要出版作品有《梅雨怪》、《金刚师》、《京剧猫》、《小石狮》、《兔儿爷》等,曾获“台湾诚品十大好书”、“新京报年度十大好书”、两届“中国最美图书奖”等诸多奖项,新获2014年度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书单 · 绘本中的二十四节气
▼
◆ 原创科普图画书系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共4册)
简介:《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用适合孩子阅读的图画书形式,把中国传统智慧和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揭示了自然界的魅力和农业的趣味。书中用精美的图画呈现出城市里孩子不常见到的农村生活劳动场景,唤起孩子心中至真至美的感受,同时启发孩子们知晓,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们应该关注农业农村,关注纯粹的自然,关注我们衣食的初来源。
◆ 二十四节气里的暖心日常
《富士山歌历》
简介:小活字世界经典图画书系列《富士山歌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日本工艺美术的绝妙配搭。一茶一饭中的灵动创意,生活细节激发无限想象。这本构思巧妙的绘本,以日式短歌搭配富有联想力的画面,围绕着中国二十四节气文化与日本富士山文化,配以提问的形式,截取了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瞬间,用平淡又击中人心的言语,记录对生活与人生的敏锐感受,用幸福的细节深入浸润我们的生活。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幸福的滋养,感受生活中微妙的意趣与欢喜。著名儿童文学家松居直评价《富士山歌历》:“语言是眼睛看不到的,但是它能触动眼睛看不到的心灵,使人生丰富多彩。人的生命靠语言左右,爱情也是通过语言才有感觉。当你用语言表达心情,用语言歌颂自然景色时,语言就成为你生存的力量。”
◆ 二十四节气里的儿童诗
《四季的韵脚——中华二十四节气儿童诗》
简介: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和风俗的一个浓缩,这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每个节气前有一小段关于该节气的介绍,相应的配上该节气的一首儿童诗和插图。每首诗清明、明快、朗朗上口,音韵悠远,具有可读性、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达到教育和审美相结合的双重效果。
◆ 绘就天地·气候·风物之美
《四时绘:二十四节气风物录》
简介:经年循环不息的节气与物候,构成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的气候万象。书中刻画出天地万物在岁时轮替间的细致变化,即使简单如一食一衣,也暗合着大自然的奇妙规律。感四时流转,观物华变幻,跟随大田垣晴子的妙笔,一同领略世间万物风情。
◆ 花开花落·气节轮回
《花之绘II 二十四节气花卉的色铅笔图绘》
简介:书中根据节气划分为二十四个部分,而每个节气又列举出两种花卉。各个部分的内容又分成三个小部分,第一部分用图例展示花与节气之间的联系,丰富读者对花与节气的认识;第二部分对代表本节气的花卉从线稿绘制到上色过程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步骤讲解;第三部分则是本节气其他花卉的展示。
吟咏 · 二十四节气歌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二十四节气中的 · 诗意中国
▼
【立春】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2月3日--5日。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3月5--7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是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四时》
宋·梅尧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春分】
3月20--21日,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作春分。
《踏莎行·雨霁风光》
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清明】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4月4日--6日,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惜牡丹花二首》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立夏】
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夏季的第一个节气。5月5日--6日,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满】
每年5月20日--22日,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从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芒种】
6月5日--7日,“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
《时雨》
宋·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夏至】
6月21日--22日,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小暑】
7月6日--8日,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喜夏》
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大暑】
7月23日前后,“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立秋】
8月7日—9日,“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处暑】
8月22日—24日,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关成子。
【白露】
9月8日前后,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分】
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迎来“秋分”节气,意味正式进入秋季。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寒露】
10月8日--9日,“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与胡兴安夜别》
南朝梁·何逊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
念此一筳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国秋。
【霜降】
10月23日前后,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立冬】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每年11月7日--8日。
《古诗十九首之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懔?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小雪】
11月22日前后,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大雪】
12月7日前后,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雨,能饮一杯无?
【冬至】
12月22日前后,在中国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
《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寒】
1月5日前后,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大寒】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
《苦寒吟》
唐·孟郊
天色寒春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寺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特别声明】
主题书单为第二书房原创,转载请联系(微信ID:ifanxing84)进行授权。
★ ★ ★
<往期精彩书单,点击可直接跳转>
亲,看不完,就收藏吧!
分享给更多爸爸妈妈,就是分享爱
▼
★ ★ ★
百城千群万里书香活动,正在进行时……
这么赞的活动,赶快来加入吧!
参加百城千群大咖微课 | 回复公众号 报名